紡織產業在台灣為發展成熟之傳統產業,亦為全球紡織紡織研發重鎮,是一項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之產業,並創造龐大的經濟利益,然而,紡織產業對環境造成很大的負面衝擊。而在全球市場強調環保意識的情勢下,各大品牌商如NIKE、Adidas、H&M、Zara、GAP等陸續提出綠色概念的宣告及策略,紛紛要求其供應鏈廠商必須符合相關環保標準或是取得綠色驗證標章,用以宣告品牌對於環保意識的重視性。
與環保相關之標準除了對環境無負面影響的有害化學物質的殘留及揮發性有機物逸散的規範標準外,由於循環經濟的議題於全球興起,與回收再生相關的驗證及多面向考量的環境多屬性驗證被品牌商所重視;另外還有以有機原料之使用與動物友善之人道來源的綠色驗證及聲明。以下為本平臺搜集國際關於紡織產業相關環保驗證規範,區分為:(1)回收再生成分(2)化學品使用(3)有機原料/成分(4)人道來源(5)多屬性驗證等,研析綜整如下表:
紡織產業在台灣為發展成熟之傳統產業,亦為全球紡織紡織研發重鎮,是一項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之產業,並創造龐大的經濟利益,然而,紡織產業對環境造成很大的負面衝擊。而在全球市場強調環保意識的情勢下,各大品牌商如NIKE、Adidas、H&M、Zara、GAP等陸續提出綠色概念的宣告及策略,紛紛要求其供應鏈廠商必須符合相關環保標準或是取得綠色驗證標章,用以宣告品牌對於環保意識的重視性。
與環保相關之標準除了對環境無負面影響的有害化學物質的殘留及揮發性有機物逸散的規範標準外,由於循環經濟的議題於全球興起,與回收再生相關的驗證及多面向考量的環境多屬性驗證被品牌商所重視;另外還有以有機原料之使用與動物友善之人道來源的綠色驗證及聲明。
回收聲明標準RCS
適用地區
全球
類型
環保相關項目
基本資料
回收聲明標準(Recycled Claim Standard, RCS)是一項國際自願性標準,訂定第三方驗證在回收投入和監管鏈之要求。RCS的目標是增加回收材料的使用,另包括在不同領域間關於回收定義的調準(alignment)、追踪回收投入材料、為消費者(品牌和終端消費者)提供決策工具、確保材料確實為回收再利用之產品。
再循環聲明標準適用於任何含有至少5%回收材料的產品。每個生產階段都必須經過驗證,從回收階段開始,並於企業間交易之最後賣方結束。材料收集和材料集中地點需要自我聲明、文件收集和現場訪視。RCS不涉及處理和製造、品質或合法性之社會或環境議題。
RCS使用ISO 14021定義回收含量,並基於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綠色指南之解釋,以遵守最廣泛認可和嚴格的定義。
德國GUT
適用地區
德國
類型
環保相關項目
基本資料
GUT地毯標章是由歐洲地毯產業之統一產品訊息系統(PRODIS ,uniform product 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European Carpet Industry)對於地毯所制定之低VOC逸散之評估系統,採用生命週期評估,為產業主導之單一(地毯)建材標章。歐洲地毯製造商及相關上下游產業(如化工產業、織品會、工會等)組織並建立之地毯產品標章。重要目標為優化生產及回收過程,以最大限度保護人與環境。
北歐天鵝標章
適用地區
北歐
類型
環保相關項目
基本資料
北歐天鵝標章為全球第一個跨國性的環保標章系統,於1989年由北歐部長委員會所制定一套北歐專屬的環保標章,為廠商自願申請及具正面鼓勵性質的產品環境標章制度,參與的國家包括瑞典、挪威、丹麥、芬蘭及冰島等五國,並組成北歐合作小組共同主管。天鵝標章委員會的成員包括政府、產業、零售業及其他組織代表,執行天鵝標章的單位則是瑞典環保標章組織(Ecolabelling Sweden),該組織是由政府設立,財務獨立、自負盈虧的非營利性單位。
bluesign
適用地區
全球
類型
環保相關項目
基本資料
藍色標誌標準(bluesign® standard)是一個由歐盟學術界、工業界、環境保護及消費者組織代表共同訂定的新世代生態環保規範,由總部設於瑞士St.Gallen的藍色標誌科技公司(Bluesign Technologies AG)於2000年10月17日在德國漢諾威(Hanover)公諸於世,bluesign所授權商標的紡織品牌及產品,代表著其製程與產品都符合生態環保、健康、安全(Environment、Health、Safety;EHS),是全球最新的環保規範標準與讓消費者使用安全的保障。
許多環保標準是測試成品,bluesign® 則相反,在生產製程開始前就先檢定成份及過程是否符合標準;因此,有害物質從一開始就被禁止使用,這種標準設計的概念在於,如果產品成分本身就不含危險物質,則終端產品一定是乾淨的。
EPD第三類產品環境宣告
適用地區
全球
類型
環保相關項目
基本資料
第三類環境宣告是因應全球暖化、氣候異常等議題所延伸出來的,基於產品生命週期之特性,依據ISO 14025標準(產品環境標誌與宣告)提供消費者量化且可比較之環境績效結果。主要是針對產品/服務生命週期各階段對環境的衝擊,以科學量化的方式完整詳細地揭露,從產品原料開採、製造、運輸、使用、棄置等階段,逐一精算出如破壞臭氧層、酸雨、優氧化、氣候變遷等項目的影響數值,且須經由第三方獨立公正單位驗證,而下游採購者可依據該公司的「第三類產品環境宣告」選擇是否購買其產品。
搖籃到搖籃認證Cradle to Cradle
適用地區
全球
類型
環保相關項目
基本資料
搖籃到搖籃認證是循環經濟的產品認證,原文名為「Cradle to Cradle」認證,或可簡稱為C2C認證。C2C認證是一個國際認可的環境與永續認證,它將環境保護、資源永續循環利用及社會關懷等思維,納入認證的評分標準之中,鼓勵產品從設計製造階段,就積極思考如何讓產品在使用前、使用時、使用後都對人類和自然環境帶來正向影響。
SCS回收材料驗證
適用地區
全球
類型
環保相關項目
基本資料
SCS是全名為全球科學驗證服務公司(Science Certified System Global Services)之簡稱,為一環境永續稽核、檢測、與標準開發的獨立第三方機構,提供驗證標章範圍,涵蓋林業、氣候變遷、漁產、農業、食品安全、食品標章、環保宣告等。其中「SCS回收材料成分驗證(SCS Certified Recycled Content)」主要是評估消費前或消費後廢棄物為原料的產品。SCS驗證體系可計算出產品中的回收材料成分百分比作為準確的市場宣告。 SCS再生材料成分驗證,自1990年以來提供製造商宣告捍衛自然資源的材料成分證明,主要目標客戶是產品製造商(包括個人,企業,組織或機構)尋求符合本標準要求的第三方驗證,及個人、企業、組織、政府機構或消費者在採購符合標準要求的產品。該標準還為材料供應商和私人標章用戶提供規範。尤其是紡織Textile、地毯carpet、包裝 packaging、建築 construction和室內indoor等產品,透過原料追蹤程序和終端產品生產履歷標示等作法,確保再生材料來自可驗證來源。最新版本為2014年5月發布的再生材料成分驗證標準第八版(Recycled Content Certification Standard, Version 8.0)。
RIOS
適用地區
全球
類型
環保相關項目
基本資料
全球回收標準組織(The Global Recycling Standards Organization)基於使用再生料的廠商希望能有證明他們的供應商的確遵守環保法規,合乎規範的作業程序,並在品質、環境、健康與安全上都用最高的標準來作業的依據,因此,成立獨立的第三方回收驗證單位來驗證此一承諾。透過驗證單位審查與核可,可以取得全球認可的回收業作業標準(RIOS)之驗證,以進一步證明該回收商的確對回收業務上的品質、環境、健康和安全作出承諾。
RIOS驗證提供了一個全面、整合性的回收管理系統來供業者作為操作的標準,而該標準與現有的管理系統(包括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皆保持一致性。
歐盟生態環保標章
適用地區
歐洲
類型
環保相關項目
基本資料
European Union (flower) Eco-label以歐盟花朵作為標貼,是一個純志願性質的環保計劃,由歐盟環保專員與歐盟內各國政府環保部門核准使用。歐盟生態標籤(Eco-label)是一種自願性生態和付費標籤制度,雖然生態標籤使用及申請價格不菲,申請標準也較為嚴格,但初衷在於鼓勵生產廠商向消費者展示其產品的綠色環保性能。
土耳其TSE
適用地區
土耳其、土耳其
類型
強制性驗證項目
基本資料
土耳其國家標準學會(Turk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TSE)是土耳其國家標準的制定單位,也是土耳其國家產品品質監督和控制的最高國家機關。TSE的重要任務是負責土耳其各海關產品品質和CE驗證證書和測試報告審查,TSE在海關設置檢查視窗,凡是進入土耳其海關的產品,均需要經過TSE的審查批准。不能通過審查的貨物將被禁止進入土耳其境內。除CE標誌外,土耳其政府每年公佈“進口強制標準清單” 對於歐盟指令未涵蓋的產品及雖不在歐盟指令範圍內但仍然包含在土耳其本國強制標準範圍內的產品,在進口前必須按照土耳其強制標準的要求,進行檢測,獲得TSE驗證,方可通過海關,進入土耳其市場銷售。
馬來西亞環保標章
適用地區
馬來西亞
類型
環保相關項目
基本資料
馬來西亞環保標章(SIRIM Eco-Label )為馬來西亞公認之國家環保標章計畫。SIRIM是有效的市場行銷工具,可使公司將其產品定位為環保產品,並使其他競爭之類似產品越來越環保。SIRIM QAS International 為全球環保標章組織(GEN)之成員,可證明SIRIM之信譽,並與其他成員國家之環保標章計畫保持一致。
泰國環保標章
適用地區
泰國
類型
環保相關項目
基本資料
泰國環保標章計畫是由泰國商業永續發展委員會(TBCSD)於1993年10月TBCSD理事會啟動,正式於1994年8月由泰國環境研究所(Thailand Environment Institute, TEI)與工業部合作發起。
環保標章是授予那些被證明有相同功能的產品而對環境造成最小影響之產品。泰國環保標章計畫適用於產品和服務,但不包括食品、飲料和藥品。符合泰國環保標章標準之產品或服務可標示泰國環保標章。
泰國環保標章符合國際公認標準與準則,亦為全球環保標章網絡(the Global Ecolabelling Network,GEN)組織成員(GEN官網 )。
日本環保標章
適用地區
日本
類型
環保相關項目
基本資料
全球回日本生態(Eco Mark)標章計畫係於1989年在當時日本政府環境廳(目前環境省)指導下,比照德國藍天使標章計畫模式,由日本環境協會(JEA)負責推出與執行。1989年該計畫推出首項產品項目為不含CFC推進劑之噴霧產品。1995年時該計畫依據「生態標章組織實施要領」、「生態標章規格作業要點」重新規範生態標章規格標準及申請程序,以符合ISO 14024之要求。並於1996年成立「綠色採購網路組織」(Green Purchase Network,簡稱GPN),全力推廣環保產品,積極提升市場中的環保產品比例。該計畫之組織架構係由環境協會下轄「生態標章事務局」專責推動日本標章工作,為維持體系能正常運作,設置「生態標章推進委員會」及「生態標章專門委員會」分別負責規格標準之研擬及申請案件之審核,推廣工作則藉由綠色採購組織為最具有特色表現者,結合產界、消費者、政府機關/私人機構之綠色產品資訊,提昇綠色產品之使用率,並以綠色採購規格標準、採購指南、簡訊、網站及年度報告等方式推廣綠色產品之資訊。
日本JIS標準
適用地區
日本
類型
基本資料
根據日本工業標準化法的規定,JIS標準對象除對藥品、農藥、化學肥料、蠶絲、食品以及其他農林產品制定有專門的標準或技術規格外,還涉及到各個工業領域。其內容包括:產品標準(產品形狀、尺寸、質量、性能等)、方法標準(試驗、分析、檢測與測量方法和操作標準等)、基礎標準(術語、符號、單位、優先數等)。專業包括:建築、機械、電氣、冶金、運輸、化工、採礦、紡織、造紙、醫療設備、陶瓷及日用品、信息技術等。1990年以來,JIS標準總數一直保持在8200個左右。其中:產品標準約4000個,方法標準1600個,基礎標準2800個。
日本工業標準化法於1949年制定時也同時展開了JIS MARK標示制度,半世紀以來曾經過多次修訂,包括:追加加工技術項目、開放對海外地區業者的申請、追加指定驗證機關及承認認定機關等。最近一次則是於2004.06.09修訂公佈,JIS MARK標示制度相關事項等也因此隨之修訂於2005.10.01公佈實施,其主要目的及修訂內容有:
1. 與國際接軌:使JIS MARK標示制度之驗證審查能與目前國際上之適合性評鑑制度的基準一致,整合納入ISO/IEC GUIDE65,28等。
2. 原本由日本經濟產業省國家機構執行之驗證審查方式,改由民間第三者登錄驗證機關來執行。
3. 擴大製品驗證範圍及對象:廢除過去『指定商品制度 』,以往未納入『指定商品 』之JIS規格只要其JIS規格內容完備(含製品規格/檢查試驗規格/標示項目規定等),均可納入JIS MARK標示制度申請範圍。此外也允許業者對於JIS規格適合性採取自我宣告方式,但是必須符合JIS Q1000(適合性評價-製品規格自我宣告指針)要求,但是不可標示JIS MARK或是採用會造成混淆的標示)。
4. 原則上所有的製品規格及試驗方法規格都可以納入試驗室登錄制度 (JNLA:Japan National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system )。
5. 擴大JIS MARK標示之事業者範圍:除了原本製造業,加工業界外,另增加輸出入業者及販賣業者也可以申請及標示。也可以採取批次或批量的方式來申請JIS MARK的標示。
6. 雖然改由民間第三者登錄驗證機關來執行驗證審查,仍然以國家政府立場來確保JIS MARK標示驗證制度之信賴性
中國環境標誌(十環)
適用地區
中國
類型
環保相關項目
基本資料
中國環境標誌驗證-俗稱十環驗證,是由中國環境標誌產品驗證委員會於1994年5月17日成立。中國環境標誌產品驗證委員會是由中國國家環保總局、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等11個部委的代表和知名專家組成的中國最高規格的驗證委員會,其常設機構—驗證委員會秘書處是經中國產品驗證機構認可委員會認可的,代表中國對綠色產品進行權威驗證,並授予產品環境標誌的唯一機構。
中國環境標誌是一種證明性標誌,它作為官方標誌表明獲准使用該標誌的產品不僅品質合格,而且在生產、使用和處理處置過程中符合環境保護要求,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節約資源等環境優勢。
STANDARD 100 by OEKO-TEX®
適用地區
全球
類型
環保相關項目
基本資料
1992年,奧地利紡織研究中心(Austri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OTI)與分佈在中國大陸、奧地利、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匈牙利、義大利、日本、韓國、印尼、馬來西亞、波蘭、葡萄牙、斯洛文尼亞、南非、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國和美國等14所知名的紡織檢定機構以及代表處組成國際環保紡織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and Testing in the Field of Textile Ecology,簡稱OEKO-TEX®)。協會制定一套共同的標準,名為OEKO-TEX® Standard 100,用以測試紡織及成衣製品影響人體健康的性質,標準內包括化驗對人體健康構成不良影響的已知有害物質,並對這些有害物質定出能用科學方法測量之限量。其標準適用於紡織、皮革類產品和整個製程中每一個階段的相關物品,包括紡織品和非紡織品的配件。
OEKO-TEX標章為全球著名的紡織產業標章之一,以檢測紡織品及成衣是否殘留影響人體健康之有害物質,以作為民眾購買環保紡織品之參考依據。
如果紡織品帶有STANDARD 100標籤,企業便可確定該製品的每個部件,即每根線、每個鈕扣及其他輔料,都已通過有害物質檢驗,因此該製品在人類生態方面是無害的。檢測由獨立OEKO-TEX®機構依據廣泛的OEKO-TEX®標準進行。在檢測中,許多可能對人類健康有害的受管制和非受管制的物質都納入考量。在許多情況下,STANDARD 100的限量值都超出了國家和國際標準。標準每年至少更新一次,並依據新的科學發現或法定要求進行擴展。製造商和消費者很難每天都了解關於有害物質的法律狀況,而OEKO-TEX®機構的專家可以提供相關服務。